法治保障在社会诚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社会诚信体系是一种以社会诚信制度为核心的维护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正常秩序和促进诚信的社会机制,是一项政府推动下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
  一、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及成因
  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公民道德失范,损害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口是心非,言行相悖,表里不一这些畸形人格,是社会的腐蚀剂,它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用,尔虞我诈的恶劣社会风气,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次,它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诚信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产品附加值,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丧失诚信,就等于丧失了整个市场。为什么消费者钟情于“老字号”? 根本原因就是看中“老字号”后面的诚信。很难想象,一个无诚信的企业、商家,如何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再次,它在政治上也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人无诚信,势必引发很多社会纠纷,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加强诚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有保证。
  二、构建社会主义诚信价值体系
  诚信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严格意义上属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范畴,因此,构建社会主义诚信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不仅需要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从身边事情做起,从我做起,努力构建一个从政府、企业、公民、社会一体的诚信价值社会圈。
  打造务实为民的诚信政府。政府诚信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关键,是建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基础。
  三、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诚信,不但包含道德因素、经济因素,更离不开法律制度,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依法治国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要破解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难题,必须进一步强化诚信法治保障,确保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有法可依 ,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各领域,从立法、司法、执法、普法等各个环节推动社会诚信建设。完善社会诚信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社会诚信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目前,虽然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合同法、刑法等相关法律中都有关于诚信的规定,但有关社会诚信领域的法律规范还不够完善,甚至偏少。在对一些案件的处理中,由于现有法律对社会诚信的规范偏于宏观性和原则性,相对缺乏可操作性,致使一些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因此,目前应当对已有的法律规范进行整合,认真梳理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中与社会诚信相关的内容,并查漏补缺,加快社会诚信相关立法,形成社会诚信法律规范体系。不仅要注重法律层面的制订,也要注重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其他层面规范的制订;不仅要从民事上立法,也要从商事、刑事、行政等多个部门法的角度进行社会诚信法律规范建设;不仅要加强立法,而且要加强立法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将基层诚信法治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理论化、规范化,上升为制度和法律。通过法律的约束,任何损人利己的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社会治理便有了依据,行为规范便有了标尺,社会诚信建设才能顺利推进。
  总之,诚信法治体系建设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各种思想冲击的环境下,必须抓紧构建集政府、企业、公民、社会为一体的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立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时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每个人都参与到社会诚信建设中来。范海滨 张星星
来源:江苏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