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发展

信用违约互换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期。1993 年,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因为一艘油轮发生了原油泄漏而面临50 亿美元的罚款,埃克森石油公司寻求摩根大通(J.P. Morgan)贷款支持。为了绕过《巴塞尔资本规定》,摩根大通向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European Bank for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提出,由摩根大通每年向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支付一定的费用,而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则承担埃克森石油公司这笔贷款的信用风险,以保 证摩根大通的这笔贷款没有任何风险。结果证明,这次金融创新给参与各方都带来了收益,也正因为此次金融创新的成功,信用违约互换开始得到市场参与者与监管 当局的普遍认可。

1999 年,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Association,简称ISDA)创立了标准化的信用违约互换,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多次对信用违约互换的条款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进入2000 年后,信用违约互换在国外发达金融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将信用违约互换设立为标准化的信用衍 生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广泛推广;另一方面,信用违约互换与资产支持证券相结合,成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简称MBS)和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Obligation,简称CDO)中重要的环节,因此,次级抵押贷款规模的放量推动了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火爆。

2004 至2007 年间,全球信用违约互换的年度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在全球衍生品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数据,全球信用违约互换市场未清偿余 额由2004 年末约6.4 万亿美元快速上升至2007 年末约60 万亿美元,年度复合增长率108.8%。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之前,信用违约互换的参考资产发生违约的情况很少,平均违约率仅为0.2%。在绝大多数的交易 中,均为买方向卖方支付保费,而卖方赔付的概率很低。因此,尽管全球信用违约互换市场未清偿的余额很高,但市场上的净现金流量要低很多。2008 年,以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为代表的五家金融机构几乎垄断了美国信用违约互换的市场。

随着2007 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资本市场,全球金融机构经历大规模去杠杆化的进程。从2008 年开始,信用违约互换的市场总量首次出现下降,到2014 年末,信用违约互换的市场规模降至16.40 万亿美元,不足2007 年峰值的三分之一。但是信用违约互换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在加强监管后继续广泛活跃在国际金融市场。
来源:巨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