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应当从领导层做起

企业为什么要追求诚信呢?企业的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良好的信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诚信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与其它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诚信文化理念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企业才能拥有比较广泛的客户,才能做到既保持老客户,又创造新客户,从而拥有原有的市场和开辟新的市场,最终才能使企业高效益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客户的利益,那么虽然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看,它则是一种自我毁灭。因为任何一个企业,虽然可能在一时一事上使自己骗人的手法得逞,但是不可能永远骗人,人们最终是会识破它的骗术的。所以,诚信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企业如何才能建立起诚信文化呢?我认为首先应提高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

唐太宗说过:流水是清是浊在乎它的源头,人君是政之源,人民就是水流,人君自为诈欺而要臣下直道而行,简直就如源浊而望水清一样,欲求至治,实遥不可得。太宗一生重大特色之一就是有信用,也能相信别人。这种优点使得“贞观之治”有两大特色:一是人才济济,而且各尽其才,发挥尽致;二是因为守信而引伸为守法,使政府具有法治的趋向。

初级层次的企业文化,经由管理者的提炼,通过宣传、灌输,成员共同经历和经验的强化,便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企业文化。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管理者借助目标——制度体系和战略制定、实施、控制过程实现企业的目标追求,通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人员配置,把单独的个人力量整合为整体力量;另一方面,管理者通过价值观整合、思维方式作用、行为规范约束,把企业的宗旨、追求和理念转化为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形成有关企业发展、存在意义等方面的共识。

这说明,要提高企业诚信文化水平,关键是提升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所谓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就是管理者在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时所遵循的诚信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包括:

1.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企业必须坚持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竞争与协作,认真履行协约与合同,讲求信用,做到互惠互利,以求得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同时,企业管理者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2.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任何当事者都应该严格信守诚信的理念,也就是真实的把情况告诉信息非对称的当事者,由当事者自主地进行选择。如果这样,那么就是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体现了非常重要的诚信理念。

具体措施表现在:管理者要在企业中建立激励诚信行为的制度规范

一般认为,企业文化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精神、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要把诚信文化观念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变成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制度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认同一种新观念、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企业极力推行的观念和文化体现在制度中,借助制度的反复强化作用影响观念,则可以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制度内涵被员工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

企业制度设计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相互依存的。企业制度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可以影响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诚信行为。具体体现在:

1.管理人员的岗位与考评制度。在企业组织结构的建立过程中,应慎重考虑集权与分权、管理人员岗位设置与权力问题。对管理人员的权力应以诚信标准来规范。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员考评体系仅集中于业绩,当绩效评价仅以经济成果为尺度时,员工将会“不择手段”地追求经济业绩。一个企业如果想使它的管理者及一般员工坚持高诚信标准,就必须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包含这方面的内容。

2.激励制度。在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制度中,往往是违法或违纪行为可以受到相应的处罚,而大多数诚信或不诚信行为却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因此,确立公正合理的诚信奖惩机制,给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以有力的支持是完全必要的。对维护企业诚信的行为给予奖励,对违反企业诚信或给企业信誉、形象造成损害的行为给予惩罚。

建立企业诚信文化理念,就是要求企业自觉地遵守诚信的原则,完全以诚信的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惟如此,企业发展方可源远流长,不断壮大。


来源:中华文本库